2016至2017赛季季后赛首轮激战正酣,去年总决赛的两大对手骑士队和勇士队不约而同,首轮便以4比0完胜对手,顺利晋级下一轮。其余的六组系列赛,哪些队伍能够脱颖而出尚无定论。
让我们不考虑过往的胜负记录,先分析一下系列赛的本质。按照NBA的规则,季后赛是通过七场四胜制来决出最终的胜利者。这意味着,只要某支队伍赢得四场比赛,就能锁定系列赛的胜局。那么,NBA为何会选择七场四胜制作为季后赛的规则?这项赛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设计逻辑?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往下看。
【七场四胜制 已有超70年历史】
切莫以为七场四胜制是新生事物,实际上,在1949年BAA更名NBA之际,该季后赛规则早已施行。依据NBA官方数据,BAA仅存的三年历程同样计入联盟总历史之中。BAA时期的三次季后赛中,1947年和1948年的赛制大体一致,都是东部冠军和西部冠军展开七场四胜制的对决,胜者晋级总决赛。此外,东西部排名第二的四支队伍也分成两组,每组进行三场两胜制的比赛球迷网,每组胜者再进行另一场三场两胜制的较量。表现最出色的那支队伍,会与东西部两个赛区的冠军决出的胜者,展开一场七战四胜的较量,最终获胜的一方将赢得总冠军头衔
这听起来颇为繁复吧,实际情况是,采用七场四胜的赛制,早在篮球联赛建立之时就已确立,并且一直是冠军赛程的固定模式。
1947年,费城勇士队凭借在东西部第二和第三名之间的比拼胜出,最终在总决赛中以4比1战胜了西部冠军芝加哥雄鹿队,这支队伍获得的总冠军也被视为NBA历史上的首个总冠军头衔。1948年,巴尔的摩子弹队同样通过东西部第二和第三名的对决获得了出线权,随后在总决赛中成功击败了东部冠军费城勇士队。
1949年,BAA的竞赛规则出现调整,NBA东西部季后赛由此正式设立。东西部各拥有四支队伍参与季后赛,首先各自举行两轮采用三场两胜制的循环赛,每轮胜出的两支队伍再进行一场七场四胜制的决赛,最终决出总冠军。除了首轮和次轮的系列赛赛制长度存在差异,其余方面基本与当今的NBA季后赛相似。
到1984年为止,当代NBA的季后赛机制正式实施。东西两个赛区各有八支队伍进入赛事,依据常规赛的位次进行对阵交锋,总共经历四番较量才可决出最终的冠军归属。按照1984年的规程,只有首轮较量实行五战三胜的赛制,其他所有阶段均采用七战四胜的赛规进行比赛。2003年,情形再次转变,NBA决定将季后赛第一轮赛制也调整为七场四胜模式。此后,七场四胜制便成为NBA季后赛中独一档的赛规,所有系列淘汰赛均以此种赛制进行。
这种七场四胜制的赛制形式,在篮球联赛中已经实行了七十多年。
【为什么会是七场四胜制?】
七场四胜制,三场两胜制,五场三胜制,九场五胜制,这几种赛制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允许出现平局,目的是保证一个系列赛结束后双方一定会有胜负结果,从NBA最早的比赛规则就能看出来,七场四胜制最初只在总决赛使用,其他比赛都用三场两胜制,后来慢慢改成了五场三胜制,最后所有比赛都统一采用七场四胜制了。
由此看来,七场四胜制并非一开始就是最佳方案,而是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演变和发展才形成的。最终决定采用七场四胜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七场四胜制规定,获胜方达成4比0比分后,参与的四场比赛一半在主队场地,一半在客队场地,这是五场三胜制和九场五胜制无法做到的,因为奇数场胜利即可决定晋级,所以一旦以3比0或5比0全胜对手,主客场比赛安排必然不均等
三局两胜的赛制虽然也能产生七局四胜的结果,但前者包含的偶然性和运气成分明显更高,并且比赛过程过于仓促,不利于球迷充分体验比赛。随着NBA的发展以及关注者的不断增加,三局两胜的赛制逐渐被弃用,七局四胜的赛制则成为了普遍采用的模式。
职业篮球联盟NBA,其工作范畴不仅限于篮球本身,也包括商业层面的拓展。常规赛落下帷幕之后,真正的实力较量随之展开,也就是季后赛,这场决定球队排名的赛事,其关注度自然比常规赛更为集中。所以,为了球员体能能够承受,NBA一直在寻求更合理的比赛安排。由此,诸如五场三胜或者七场四胜的赛制便被采用。九场五胜制显得过于冗长,这种方式也不适宜用作NBA季后赛的竞赛规则。
赛场数量增多,促使NBA季后赛整体收益提升,进而使各队分享的奖金数额变大。据美国媒体披露,2003年赛事规则调整后的首个赛季,季后赛奖金分配比例就增长了将近十分之一,并且这一比例逐年持续扩大。
季后赛赛程的延长,使得未能进入季后赛的球员以及首轮出局者获得了充足的休整期,他们得以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身体和精神状态,为新赛季的征程做好准备。

那么七场四胜的规则下,实际的场地轮换方式是怎样的呢?
【2-2-1-1-1赛制获全票通过】
七场四胜制的比赛,通常有三种主客场分布方案,分别是“2-3-2”,“2-2-1-1-1”和“1-1-1-1-1-1-1-1”。其中,“2-3-2”模式指优势方先进行两场主场比赛,接着参加三场客场比赛,之后再进行两场主场比赛。“2-2-1-1-1”模式则表示优势方先打两场主赛,随后进行两场客赛,最后三场比赛依次是主、客、主。“1-1-1-1-1-1-1-1”模式是优势方先进行一场主赛,然后参加一场客赛,之后主客场交替进行比赛。能够观察到的是,不论选择何种方案,只要存在队伍可以大胜对手取得四比零的比分,那么在后续的晋级过程中,该队伍所面对的主场和客场安排会完全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不公正的情况。
早期NBA采用七场四胜制的系列赛,多数情况下主客场顺序是“2-2-1-1-1”。1985年以前,仅有四年总决赛打破常规,具体是1971年、1975年、1978年和1979年。1985年之后,随着魔术师约翰逊与大鸟伯德激烈对决的加剧,NBA调整了主客场轮换规则。1985年至2013年间的季后赛,非决赛阶段的对战赛程依旧遵循“2-2-1-1-1”的模式,而决定冠军的系列赛则调整为“2-3-2”的主客场制度,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球队在总决赛期间所承受的旅途负担。毕竟NBA分为东西两个大区,而曾经多次闯入总决赛的洛杉矶湖人队和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他们各自所在的城市相隔极远,直线距离达到了3000英里(4828公里)。
然而“2-3-2”的格式虽然降低了出行劳累,但对于具备主场之利的队伍而言却显失公允。他们要在赢得两个主场之后,紧接着面对三个客场,倘若在客场遭遇对手连续取胜三回合,便会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那是在2013年10月,NBA所有所有者一致同意修改决定,将总决赛的主客场次序由“2-3-2”调整为“2-2-1-1-1”。
也就是说,当前NBA季后赛的所有系列赛都采用七场四胜制,并且主客场对阵的顺序都是“2-2-1-1-1”这种模式。
【最残酷的方式带来最精彩的比赛】
要问七场四胜制里哪场比赛最为激动人心,几乎每个人都会立刻回应:第七场比赛。
第七场比赛在七场四胜模式里被称为关键对决,一旦进入这一轮,双方就等于重头戏要重新开打。NBA季后赛总共上演过126场这种决胜局,包括不少家喻户晓的精彩对决
1998年东部决赛,公牛以4比3险胜步行者,双方在抢七大战中上演了乔丹和雷吉-米勒的顶级对决。米勒与公牛的过节广为人知,他曾公开表示绝不会效力于尼克斯和公牛两支球队。最终公牛历经艰难击败步行者晋级,皮蓬赛后坦言,这是他整个职业生涯中经历过的最惊心动魄的季后赛系列赛。
二零一六年的总冠军赛,骑士队一度以一比三落后,但在勒布朗-詹姆斯的带领下,他们发起了一场惊天逆转,连赢三场,最终以四比三的总比分赢得了总冠军头衔。在决定胜负的第七场比赛中,詹姆斯打出了精彩表现,拿下三双数据,得到二十七分十一个篮板十一次助攻,并且还有两次抢断三次盖帽,完成了帮助克利夫兰赢得冠军的承诺。
【结语:七场四胜制赛制也将改变?】
那么,这种抢七的精彩还能延续多久?
早在2014年NBA主席萧华就任之初,就曾提出过NBA季后赛可参考NCAA锦标赛模式,采用单场决胜负的制度这一想法。萧华当时解释道,他之所以认为NCAA锦标赛特别吸引人且令人兴奋,关键在于其单场淘汰赛形式,这种赛制能给球迷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使比赛过程更具悬念。
小牛老板马克-库班对于萧华的看法,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口头上说说,真要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毕竟单败淘汰的方式,随机性太强了,没人愿意辛苦整个赛季,最后却因为运气不好而失败。所以NBA到如今,还是采用七场四胜的赛制来决定胜负。
可能未来某个时段,会出现一种比七场四胜赛制更为便利,也更为高效的季后赛竞技方案。
至于时间么?还是等待萧华的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