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为大家全面解析曼联支持者款球衣的评估情况,另外其他主要足球队伍的选手款装备分析也会在接下来逐步推出。
市面上售卖的球衣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为运动员设计的款式,另一种则是面向普通观众的版本,运动员款式的面料和版型设计都与专业装备类似,仅在细节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别,通常售价在一千元上下,而观众款的定价则更为亲民,其面料多采用前代技术制造,版型设计上更注重舒适度,显得更为宽大,即便是在相同尺码的情况下,运动员款和观众款的衣长非常接近,但观众款的衣宽会略大一些。

球衣最显著的特色在于红与红两色平分的搭配方式,领口位置镶嵌着金色的“ HEATH”(牛顿希斯)字样。

设计师在中国举办的球衣发布会上表示,这款球衣的设计灵感源自牛顿希斯的经典队服,同时巧妙融入了曼彻斯特的城市特色元素。
曼联组织最初的名称为“牛顿希斯”,其成立于1878年,系由在“牛顿希斯”作业场所的劳动者宣告该组织的成立。
这件拼色运动衫借鉴了那个年代的运动服样式;衣身连接部位的蜂巢式构造,代表了曼彻斯特劳动者像“工蜂”一样无私的付出精神。弗格森爵士执政期间,经常告诫球员和工人们不能忘记这种奉献精神。

港版球衣图
先看领口标识球迷网,港版全是英文,这件球衣在英、美等国都是L号;应用了特殊工艺,制造于泰国。港版挂牌附带绿色圆形的环保材料卡,国行产品没有这个卡。
源自泰国的球衣不代表就是泰产款式,阿迪达斯在泰国设有正规生产设施,本赛季出口到全球的曼联队服很多出自泰国工厂之手。

国行球衣图
国行球衣的领标直接用汉字标注为泰国制造,款式上也有差异,标明M码的款式一般适合身高180厘米的人。
阿迪达斯的尺码有所调整,S号实际长度达到175厘米,如果大家不仔细查看,仍然按照以往的尺码标准购买,就会觉得球衣显得过于宽大

港版/国行吊牌对比
左上角标注"© 2015/2016 AG",其中©代表版权归属;AG在德文里意为股份公司;港版和国行版本的版权登记时间存在差异,2015年时主场球衣已有港版的登记,而国行的登记时间相对较晚;这一情况也说明了为何年初便出现了新赛季曼联球衣的泄露。
货号两版保持一致,即曼联16/17赛季主场球迷版球衣。
由于版本存在差异,且出厂批次不同,条形码上下方的序号、标签右上角的序号也会有所区别。

港版/国行吊牌背面
阿迪达斯标识的摆放位置存在差异,国版产品在LOGO下方加上了白色条带;国版曼联队徽的尺寸偏小,并且带有“授权商品”的中文字样。

吊牌里,两种球衣的这张纸内容相同。留意图片左边上面、塑料T形卡扣的地方,真球衣都挂在吊牌这一页上,T形扣挂在其他页面的很可能是假的。

国行球衣包含两张内页,上面用中文记录了质量监督机构的检测信息,这个球衣是预定的期货款,所以还没有标注建议销售价格。


球衣细节部分,两版球衣无区别。
球迷版球衣的队徽、阿迪达斯LOGO都是刺绣的。



腋部那个网状结构的通风部件,正如前文评论里提到过的那样,从某个角度看,确实有点像内裤的模样

阿迪达斯传统的三道杠移到了球衣两边。

这件球衣应用了某项特殊工艺,这种工艺的核心作用在于帮助穿着者维持体表温度的舒适感,同时确保皮肤表面的干爽状态。

港版/国行水洗标对比
排版大不一样,国行有中文标识及货号。

港版/国行领标对比
05月16日和06月16日是生产日期,前者比后者早一个月出厂,表明两件球衣都源自泰国同一家阿迪达斯合作工厂。


两边的袖子色彩各异,左侧袖子与衣物右侧部分呈现同样的深红,而右侧袖子则呈现不同的颜色。


后颈处用较硬的布料写着俱乐部的简称“MUFC”。
尺码建议:
以下为M码(180cm)球衣试穿。
试穿者1:185cm,76kg。


虽然标称是M码、180cm的,但与阿迪达斯常见的日常服装相比,这款显得略宽松;身高在185cm左右、体型标准的朋友穿M码就完全合身。
试穿者2:170cm、75kg。



身高大概一米七,体态比较丰满,上半身腰部分量适宜,若选择S号服装,腹部则显得较为突出,难以完全合身。
大家可酌情参考自己的球衣尺码。
明日将公布全球热衷制作的伊布赛事,说明其正式比赛与杯赛编号的异同情况。

图中依次为伊布印号的S/M/L/XL/XXL球衣。
各位对红魔主场的新战袍有何高见,欢迎畅所欲言。(若有期待中的球衣深度解析,也请提出来,会优先考虑纳入创作方案)
质量上乘的球衣可以查看下方宣传栏里的“”,品质有保障,在网站上的售价也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