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里的规则,并非从制定开始就这般完善,是在历经持续变动以及更改的进程里,才发展到如今的状况。在规则持续更迭期间,曾有过依靠自身独自的力量,便能够让联盟去改变规则的球员出现,如今球迷网,过人君就要带领大家去盘点那些曾被迫致使NBA更改规则的球星啦!
乔治-麦肯和张伯伦联手扩大NBA三秒区

最开始的三秒区,跟我们当下所见到的三秒区,能讲差距极大,1951年以前,篮下三秒区的长度仅有1米8,那不过是一块小小的长方形,因NBA首位巨人乔治 - 麦肯的现身,这小小的三秒区根本约束不了他,所以NBA把三秒区扩充到12英尺,也就是3米5,三秒区的扩充也完全使篮球从当时的小个子运动,变为如今大个子的运动。

当年在乔治 - 麦肯之后,1964年的时候,又有一位巨人出现了,这位巨人再次把原先12英尺的三秒区给拉长到186英尺,而这位巨人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张伯伦,因为张伯伦在篮下的得分能力实在太过恐怖,要是不加以限制的话,对其他球员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所以,NBA的三秒区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个大小。
控卫鼻祖带来24秒违例

最被人熟悉这个 NB A规则是的24秒违例,进攻双方一次进攻时限最长为24秒,球没碰到篮筐就是24秒违例要交换球权。早期NBA没有24秒违例规则,所以当年凯尔特人比赛最后时刻,会让球队控卫鲍勃 - 库西持球耗时间,因库西运球稳对手无法抢断,比赛观赏性差,联盟便出台24秒进攻时间,以防这类事再次发生。

马克-杰克逊让联盟出台背身5秒

要知道,联盟存在这样一条规则,那就是背身 5 秒违例,具体而言,当进攻球员处于罚球线延长线下方位置时,其背身运球时间是不允许超过 5 秒的,这个规则表面上看好像是要限制 NBA 极为有名的大屁股——飞猪巴克利,然而实际上联盟真正想要限制的却是马克 - 杰克逊,那时巴克利已然步入生涯末期,可他的背身却成了杰克逊的主要进攻方式,在比赛里常常能见到杰克逊背身持球 15 秒,从三分线一直怼到三秒区,这显得十分不雅观,所以 NBA 这才颁布了这个规则,以此来限制这种行为得以出现。
限制奥尼尔的砍鲨战术在比赛最后时刻不能用

谈及新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中锋奥尼尔,鉴于其在内线所具备的强大破坏力以及得分时极高的把握性,致使部分球队不得不采用一种独特的“砍鲨战术”,也就是故意犯规,促使奥尼尔走上罚球线,以此来换取球权的战术,进而对这位顶级内线加以限制。甚至有些球队全然不顾比赛胜负,通常都会运用这一策略来化解奥尼尔的破坏力。所以呢,为了使比赛到关键时刻更具观赏性,联盟颁布了一项规定,那便是在第四节最后2分钟时,若故意犯规无球球员,对手将获得一罚一掷的机会,如此一来,在比赛最后时刻便不再出现砍鲨战术了。
哈登规则对现代篮球影响深远

有着一位现役球员逼迫使联盟将规则作出变更,此人便是被球迷称作“熟知 NBA 规则”的哈登。特别是他的造犯规技巧,致使好些防守球员深感困苦。最为恶劣的一个赛季,哈登于三分线外拉扯对方胳膊从而博得三分犯规,使得比赛的观赏性大幅下降。所以,联盟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苛的投篮犯规规定。当下,只要是属于非投篮动作的犯规,裁判常常会判定为普通犯规。此项规定讓不少球员丧失了诸多三分犯规的时机,然而身为“祸首”的哈登,罚球次数并未受到什么影响 。(iku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