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了今年篮球协会的扣篮竞赛参赛者名单,同时考虑到当前所处的时节,某个话语浮现脑海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本赛季的全明星扣篮大赛将会在勇士主场大通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参赛四人组包括马刺队的斯蒂芬-卡斯尔,公牛队的马塔斯-布泽利斯,雄鹿队的安德烈-杰克逊,以及魔术队的麦克朗。
这项技术统计表明,本赛季参与扣篮大赛的四位球员,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得分总和为1013分,而他们球衣的总销售量却仅有45件。
不能用星光黯淡来形容了...

卡斯尔是2024年的第四顺位球员,布泽利斯是同年的第十一顺位球员,杰克逊则是2023年的三十六顺位球员。
最广为人知的,肯定是这个赛季和魔术达成双向协议的扣篮大赛连续两年获胜的麦克朗。
北京时间2月15日,他将全力捍卫扣篮王荣耀。
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在NBA全明星周末扣篮大赛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位选手曾经实现过三次连续的冠军头衔,麦克朗或许将有机会来打破这一纪录。
根据他以前的表现而言,毫不掩饰地说,假如他能发挥出正常水平,便足以让那三位竞争者知晓拉里-伯德的那句名言:
“你们,都是来争第二的吗?”
只论扣篮,他确实高水平。

但是呢,一个人的高水平,往往不会造就一场高水平的扣篮大赛。
竞技体育,讲究棋逢对手。
比如1988年芝加哥全明星扣篮大赛,迈克尔-乔丹与“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展开较量;又比如2000年NBA扣篮大赛,卡特、麦迪这对表兄弟上演对决,同时弗朗西斯、里基-戴维斯、斯塔克豪斯、拉里-休斯也共同参与竞技。
十六年前拉文对决戈登,那场较量堪称两大风格的极致展现,被无数人视为史上最精彩的扣篮对决。
现在啊,即便是小土豆内特-罗宾逊对阵霍华德,麦基对抗给力芬这样的对决,也变得十分罕见了。

所以,我的评价是:今年的扣篮大赛,还是CBA的有看点。
来看看名单:
迪亚洛来自山西,杨芮来自新疆,矣进宏属于北控,张新宇来自南京,还有一位特邀的大学生球员,名叫陈登星,他也是特邀的外卡球员。
最吸引人的,莫过于NBA扣篮冠军迪亚洛,将与国内业余扣篮高手矣进宏和陈登星展开激烈对决。
模糊中,能识别出中美、平民与专业等层面的交流,这具备显著的推广价值。
NBA这一届,有什么卖点?很难想到。
我想到的是乌鸦哥的那句话:
难办?那就别办了!

将球员拒绝参与NBA扣篮比赛的缘由,完全归咎于韦德得到的9分,我认为这对闪电侠太不公平了。
平时没事调侃调侃就完事了。
原因是很多的。
比如,NBA联盟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
譬如,运动员担忧身体受损和声誉受损,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他们已无需借助参与空中接力竞技来博取关注。
如今篮球比赛非常流行远距离投篮,因此运动员们通常会把更多时间用于练习这种技术,而专注于空翻上篮的人就变少了。
比如,要是你观看了2016年的扣篮大赛,那么对水准的要求就会随之提升,心理预期也会相应增高。
譬如,篮球联赛的扣篮竞技活动持续了数十载,在构思层面已近乎枯竭,难以涌现创新表现,各种技巧已被资深选手穷尽,观众已感乏味。
怎样才能挽救局面?NBA可以借鉴CBA的做法,引入业余球员参与球迷网,进行现场比赛。
要是这样也不行,那就举办一场退役球员的特别比赛,让他们进行扣篮对决,以此检验谁的身体状况维持得更好。
